清风正气聚民心 从严治党在路上
作风建设,这根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生命线”,不仅是锻造过硬党风的熔炉,更是凝聚亿万民心的桥梁。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正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一招。
现实中,一些作风上的“顽疾”,如同看不见的“灰尘”,日积月累会侵蚀初心、疏远民心。大家深有感触的“文山会海”、各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和“层层加码”,消耗着基层大量本该服务群众的宝贵精力。那些“打卡式”调研、“盆景式”工程,表面热闹却难解真问题,群众看在眼里,难免失望。而追求排场、铺张浪费的风气,或者利用职权搞点“小特殊”、耍点“官威”的行为,更是直接刺痛公众神经,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公信力。这些作风问题不解决,从严治党的根基就难以夯实,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可能松动。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精准清除这些影响党群关系、阻碍事业发展的“绊脚石”,为推进从严治党扫清障碍、营造清朗环境。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壮阔征程,作风建设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和先手棋。 一纸“八项规定”如惊雷破空,从管住“舌尖上的浪费”到刹住“车轮上的腐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铁腕惩腐,利剑高悬,“老虎”“苍蝇”一起打,释放出“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同时,制度之笼越扎越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密集出台,让权力运行有了更严密的“紧箍咒”。从“会风”到“文风”,从“舌尖”到“车轮”,清风正气不断充盈,这生动诠释了抓作风就是抓党建,严作风才能严治党的深刻道理。
作风建设绝非一阵风,而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 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将作风建设深度融入从严治党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霹雳手段”,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持续释放震慑效应,让“不敢”的敬畏常在。另一方面,更要着力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想腐”的自律堤坝。通过常态化的思想教育和党性锤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并践行优良作风,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就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它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着一环拧,不断清除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不良作风,才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作风建设承载着民心期盼,关乎党的兴衰存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就是为从严治党注入强大动力;深入推进从严治党,必然要求作风建设的常抓不懈。 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永远吹冲锋号”的决心深化自我革命,在持续改进作风、全面从严治党的征程中淬炼党性、砥砺初心、汇聚磅礴伟力——这力量,必将引领承载着民族复兴梦想的巨轮,乘风破浪,驶向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