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成都学院:构建特色师资队伍 促进应用

中国网5月19日讯(记者闫景臻)培养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打造兼具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电子科大成都学院立足实际,全面推进“名师工程”和“双师双能型工程”建设,全力构建满足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学院特色的教师队伍。

 

“四川省优秀教师”陈骑兵指导学生数学建模

荟萃各界精英,构建“三结合”的师资队伍

优质师资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多年来,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在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全力推进“名师工程”积极构建由“优秀专职教师、电子科技大学现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构成的“三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

成都学院自2009年9月实施“名师工程”以来,先后聘请了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彭启琮教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首席教授潘锦以及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导师、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大数据和云计算重大项目的罗光春教授等名师来学院授课并开设相应的讲座。曾从事歼七系列飞机座舱特设工艺及全机电气通电调试工作、座舱特设工程师,为巴基斯坦Kamra空军基地编著了《二级力标准机校准培训手册》的高级工程师胡勇也于2011年进入电子科大成都学院航空分院任专职教师。

电子科大成都学院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目标,通过名师工程的建设以及多种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借力名师丰富的经验与和阅历,大大的提高了学院的整体教学水平。经过多年建设,电子科大成都学院“三结合”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中涌现了“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师”、“四川省民办高等学校优秀教师”、“微软金牌讲师”、“微软银牌讲师”、“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等优秀教师,同时,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也直接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企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训

推进“双师双能型”建设,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必须要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为此,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积极开展“双师双能型” 工程建设,要求每一位教师成为既能上好课的教学名师,又是能带学生做工程项目的优秀工程师。

“双师双能型” 工程重在强化和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此,学院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对在职教师通过合作企业让他们参与企业项目、或送入企业培训等多种途径强化其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和行业专家成为学院兼职教师。学院通过和川航合作,航空服务专家成了专业老师;随着与成都欧联合办图形艺术系,来自一线的图形艺术工程师成了专业老师;通过和国腾云计算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中心的专家们也成了专业老师。此外,为了提高在职教师,特别是在职年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院鼓励教师主动走出去。对于年轻教师,学院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他们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加快“双师双能型”的育成之路。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最终实现教学水平与工程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制作

落实政策支持,保障教师队伍建设

独立学院发展史毕竟仅有十几年,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师资队伍的构成复杂,教师流动性大,队伍稳定性差。要建设一支稳定有特色的应用型教师队伍,在实施各种培养措施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学院的实情,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据了解,电子科大成都学院为了促进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制定并出台各项政策支持。为了让‘双师双能型’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学院在政策上保障,在资金上支持,在校内职称评定上弱化科研论文,而重视项目实践。因为项目比论文实践性更强,也更能锻炼教师、锻炼学生。

学院人事部门优化教师招聘政策,在招聘中不唯学历,更看重能力,看重工程实践经历,同时,在对现职教师的考核中明确提出“双师双能型”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是能上好课的教学能手,又要成为能带学生做好工程设计、创新实验和项目开发的工程实践高手。此外,学院每年还提供“双师双能型”工程专项经费,并落实到每一位教师。

“有应用型教师,方有应用型的学生”。随着“名师工程”和“双师双能”工程的推进,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三结合”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在这支优秀师资队伍的精心培养下,一批批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走出校园,奉献社会。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